耗资十亿元修建数年才建成的违规豪宅已被撤除,这座名为“英之园”的古风修建总算迎来了自己的末日。
据邻近乡民所说,在昨夜也便是2025年5月27日的深夜时分,就有几十台挖掘机进入了英之园,28日的清晨天未亮时就开端了撤除。
这座名为“英之园”的违建豪宅,占地57亩,几乎成了村里横空出世的“土皇帝行宫”。它把北京四合院、欧式别墅、潮州祠堂这些八棍子撂不着的风格硬塞进一个宅院里,气度得比电视剧里的“和珅府”还夸大。这气度的背面,却是违法的荒诞闹剧。
陈家父子嘴上天天挂着“斯是陋室”,可宅院里的金漆木雕、嵌瓷装修,比村口卖假古玩的摊子还虚浮。挖苦的是,祠堂里那块“勿作不合法”的石碑,成了全村最大的笑话。分明刻着“勿作不合法”,却盖着一座彻里彻外的违建豪宅,这种自相矛盾,真是啼笑皆非。
这场撤除并非“一夜之间”的事。早在五年前,政府就开端清查这片违建。57亩地,其间竟然有4亩是犁地!这些犁地本该种庄稼,被硬生生盖了七栋别墅。村里的老管帐算了笔账:依照工业用地50年的租金,陈家至少欠着村里两千多万。陈家当年许诺捐200万元给小学,账本上只要12万到账,其他的钱至今不知所踪,几乎是“空手套白狼”的经典戏码。
乡民老李回忆起这座豪宅时,仍旧满肚子怨气:“他家狗住的屋子都比我家堂屋大!深夜狗叫唤的声响,比人说话还响!”最让人愤慨的是陈家一边高调炫富,一边把“乡贤”的人设运营得风生水起。跟着豪宅被拆,陈家伪装出的“乡贤”面具,也碎得比那些嵌瓷砖还快。
陈家在深圳开了22家公司,现在看起来,像是22个藏钱的窟窿。乡民们早就发现,陈家父子历来不是“低沉”的人。老爹陈英彪守着大宅,当起了“土皇帝”,儿子们在外面经商,豪气冲天。当政府下定决心拆违建时,陈家跑得比兔子还快。撤除前一晚,三辆黑色轿车摸黑开进宅院,连夜拾掇细致柔软。第二天一早,防尘网现已把整片豪宅罩得结结实实。
陈家三兄弟的阅历也很有戏剧性。他们曾是那个年代风口上的弄潮儿,靠房地产攒下了巨额财富,风景回乡修祠堂、建别墅,想要光宗耀祖。惋惜,年代的风向变了——房地产职业,公司资金被冻住,他们也被约束高消费。乡民对他们的情绪,也由于“英之园”完全转变了。有人冷冷地点评:“他家太狂了。”这句话看似简略,却言必有中。在乡村,一旦一个宗族太高调、太蛮横,失去了人心,很难再翻身了。
不得不供认,“英之园”的确修得考究,尤其是那些潮州嵌瓷,精巧得像艺术品。惋惜,再精巧的手工,用错了当地,也不过是“癞蛤蟆披龙袍”,怎样看怎样别扭。网友们喊着要把这座豪宅改成景区,略微算一算账就知道,底子不现实。光是每年维护嵌瓷的费用,就够全村白叟发三年养老金。与其留下这棵“病树”,不如连根拔了,给地上肥。
相似的故事,不止“英之园”一例。北方的“曹园”便是另一个典型事例。不合法占用19公顷林地修仿古修建,在大门口立了块“警醒后人遵纪守法”的石碑。成果被查后,成了全国笑柄。这些违建背面,少不了一群“睁眼瞎”装疯卖傻。乡民的举报信堆了三尺高,却没人管,直到央视曝光,才有人着手。
“英之园”从2013年开端建,到2018年竣工,五年时刻,听证会开了五场。办事效率慢得让人心寒,要不是近年犁地维护抓得严,这场闹剧或许还要拖上十年八年。让人唏嘘的是,陈家三兄弟名下的企业早就债款缠身,2024年时,陈赐平就被银行追债。跟着豪宅被拆,接下来税务、银行、村里租金的追缴,将让陈家真实尝到“东窗事发”的味道。
“这是给一切违建者的警钟,劳心劳力建十年,一夜就拆完了,谁还敢固执建违背相关规章的修建?”
“制作和撤除都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,如果能保存下来作为旅游景点,何尝不可?”
“英之园”从建成到强拆,历时8年,背面的故事耐人寻味。豪宅终究是“建在沙滩上的城堡”,撑得了一时,却撑不了一世。